后附答辩海报
第九十五期:2025年5月20日12:30-13:30(信息楼603室)
1.王添(硕士,导师:杨越):基于磁通门传感器的全张量地磁测量技术
第九十四期:2025年5月21日11:00-13:00(教三楼602室)
1.张永康(硕士,导师:刘玮、张成兴):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去雨算法研究
2.王聪(硕士,导师:刘玮、张成兴):面向监控视频的异常事件检测算法研究
第九十三期:2025年5月21日14:00-17:00(教三楼602室)
1.高海宽(硕士,导师:陈珺、张岩):基于翘曲模型的大视差图像拼接方法研究
2.王熠伟(硕士,导师:陈珺、张岩):基于特征空间数据增强和范数约束损失的人脸识别方法研究
3.张海燕(硕士,导师:陈珺、张岩):复杂电力场景下多目标动态实时检测方法研究
第九十二期:2025年5月21日9:30-10:30(教三楼602室)
1.周艳(硕士,导师:熊永华):面向多区域灾后评估的无人机群协同路径规划方法研究
第九十一期:2025年5月21日8:30-9:30(教三楼602室)
1.杨李玲(硕士,导师:陈珺):光照退化条件下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研究
第九十期:2025年5月21日18:00-21:00(教三楼602室)
1.黄赳(硕士,导师:魏龙生、周鹏): 基于多视角信息交互的协同显著性目标检测研究
2.张皓宇(硕士,导师:魏龙生、周鹏): 面向多场景视觉感知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研究
3.朱自强(硕士,导师:魏龙生、周鹏): 基于跨模态融合的RGB-D 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研究
第八十九期:2025年5月21日21:00-22:00(教3楼602室)
1.王江豪(硕士,导师:熊永华、王瑞):基于稀疏群智感知的城市水资源检测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第八十八期:2025年5月23日14:30-17:30(信息楼718室)
1.胡晓芳(博士,导师:王雷敏):反应扩散神经网络的有限时间控制及停息时间估计
2.刁义雅(博士,导师:李长河):最近更优网络:优化问题特征分析新方法
第八十七期:2025年5月23日14:30-16:00(信息楼603室)
1.闫明超(博士,导师:熊永华、黑川弘章):面向智能监控系统的异常行为检测与目标跟踪方法研究
第八十六期:2025年5月21日8:00-12:00(信息楼316室)
1.宋孝贤(硕士,导师:方支剑、张建功):面向水下高可靠性的模块化恒流转恒流变换器均压控制策略研究
2.张盛(硕士,导师:方支剑、张杰):构网型变流器有功响应优化与稳定性提升策略研究
3.黄定邦(硕士,导师:谭智力、张建功):宽电网强度场景下构网型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
第八十五期:2025年5月21日16:00-17:00(信息楼318室)
1.张曙光(硕士,导师:董凯锋):基于CoPt-SOT器件的神经网络构建及功能化探索研究
第八十四期:2025年5月21日14:00-18:00(信息楼310室)
1.李轩(硕士,导师:方支剑、张杰):基于电热耦合的模块化恒流转恒压变换器均温控制研究
2.晋良伟(硕士,导师:方支剑、张杰):非理想电网场景下构网型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
3.吕佶(硕士,导师:丁敏):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
4.谭声吉(硕士,导师:丁敏、胡波):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直流微电网混合储能控制方法研究
第八十三期:2025年5月21日8:00-9:00(信息楼318室)
1.刘子翔(硕士,导师:董凯锋):面向胶囊内镜机器人的磁定位系统研究
第八十二期:2025年5月21日13:30-14:30(信息楼318室)
1.张梓浩(硕士,导师:董凯锋):船载地磁矢量测量系统误差补偿方法研究
第八十一期:2025年5月21日11:30-12:30(信息楼318室)
1.齐永赛(硕士,导师:晋芳):数字化三轴GMI传感器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
第八十期:2025年5月21日15:00-16:00(信息楼318室)
1.胡明毅(硕士,导师:宋俊磊):感应式磁性天线通信噪声趋势预测及主动控制研究
第七十九期:2025年5月20日8:30-12:30(信息楼603室)
1.杨志锐(硕士,导师:葛健):基于塑料闪烁体的缪子探测技术研究
2.李斌(硕士,导师:葛健):基于电转动的地磁多参量绝对观测技术研究
3.胡超劼(硕士,导师:葛健):面向复杂应用场景的航磁无人机磁干扰补偿方法研究
4.申宇墨(硕士,导师:葛健):自动化磁通门经纬仪绝对测量误差抑制方法
第七十八期:2025年5月21日12:30-13:30(信息楼318室)
1.熊静雅(硕士,导师:晋芳):基于巴克豪森效应的变压器硅钢片特征提取与状态分类研究
第七十七期:2025年5月22日 周四下午15: 00-17: 00 (信息楼318室)
1.卢俊(硕士,导师:惠亚娟):基于忆阻器的触觉伤害感知仿生电路设计
2.张家恺(硕士,导师:惠亚娟):NiFe基薄膜异质结中自旋轨道矩的测量与研究
第七十六期:2025年5月21日9:00-10:00(信息楼318室)
1.陈翔(硕士,导师:宋俊磊):面向堤防内部渗漏通道探测的无人机载弱磁探测仪研制
第七十五期:2025年5月21日10:00-11:00(信息楼318室)
1.王启龙(硕士,导师:宋俊磊):基于多旋翼无人机的航磁补偿方法研究
第七十四期:2025年5月21日17:00-18:00(信息楼318室)
1.邢辰杰(硕士,导师:莫文琴):二维铰链式光纤光栅振动传感器设计及解调系统研究
第七十三期:2025年5月19日14:00-18:00(纳米楼409室)
1.陈宇翔(硕士,导师:谭松成、高辉):基于钻进工艺参数的钻探工况识别
第七十二期:2025年5月22日周四下午16:00-18:00(信息楼718室)
1.易康(硕士,导师:胡文凯、曹明):管道健康监测报警系统优化设计及异常状态识别
第七十一期:2025年5月22日周四上午8:30-10:30(信息楼310室)
1.任晨辉(硕士,导师:曹卫华、马智慧):高炉炼铁过程炉芯温度预测和冶炼环境状态感知划分研究
2.刘畅(硕士,导师:袁艳、郭际):结合流行度预测和边缘节点协作的视频缓存策略研究
第七十期:2025年5月22日周四上午10:30-12:30(信息楼310室)
1.王耀(硕士,导师:甘超):基于地层可钻性软测量与机理-数据混合驱动的钻探过程钻速在线预测
2.张浪(硕士,导师:甘超、于宗泽):面向大洋钻探的区域海洋温度场建模方法及系统
第六十九期:2025年5月23日周五上午10:00-11:00(信息楼718室)
1.潘千龙(硕士,导师:何勇、金丽):基于结构特征的大规模新能源电力负荷频率控制系统的时滞稳定域高效估计
第六十八期:2025年5月23日周五上午8:00-10:00(信息楼718室)
1.石申(硕士,导师:何勇、上官星辰):融合灰狼算法和强化学习的电力系统负荷频率控制研究
2.杨远航(硕士,导师:何勇、上官星辰):考虑未知扰动和网络攻击的电力系统弹性负荷频率控制
第六十七期:2025年5月22日周四下午14:00-16:00(信息楼718室)
1.褚佳君(硕士,导师:曹卫华):面向深海钻进过程的地层压力多维计算模型及其邻井适用性研究
2.徐正(硕士,导师:甘超):基于地质-物探多模型分层智能化预报的隧道三维围岩级别场构建方法
第六十六期:2025年5月22日周四下午14:00-18:00(信息楼316室)
1.曲成凯(硕士,导师:翟超):面向安全持久任务的多智能体覆盖控制设计及应用
2.李鑫(硕士,导师:翟超):高空台压力调控系统协同自抗扰控制
3.刘子琪(硕士,导师:翟超):多智能体非合作博弈控制策略设计
4.吴玉明(硕士,导师:翟超):复杂环境下的多智能体覆盖控制算法设计
第六十五期:2025年5月23日 周五下午14: 00-17: 00 (信息楼316室)
1.王璐莹(硕士,导师:刘峰):分数阶忆阻神经网络动力学分析及控制研究
2.张博(硕士,导师:刘峰):时滞分数阶基因调控网络的动力学分析与控制
3.陈宇琪(硕士,导师:刘峰):基于MOPA脉冲光纤激光器的无线激光通信系统设计与分析
第六十四期:2025年5月23日周五上午9:30-12:30(信息楼316室)
1.宫馨雨(硕士,导师:郑世祺):基于强化学习的机械臂视觉伺服控制方法的研究
2.粟涛(硕士,导师:郑世祺):具有浮动基座的移动机械臂轨迹跟踪与柔顺控制研究
3.原一介(硕士,导师:郑世祺):无人车-无人机自适应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实现
第六十三期:2025年5月23日周五上午8:30-9:30(信息楼316室)
1.李志鹏(硕士,导师:郑世祺):绳驱蛇形机械臂运动优化和抗扰控制方法研究
第六十二期:2025年5月21日16:00-18:00(信息楼316室)
1.魏玉洁(硕士,导师:胡文凯):多变量系统高维非凸正常工作区边界模型构建与动态报警阈值联合优化
2.徐靖皓(硕士,导师:胡文凯):面向多用户的联邦集成学习非侵入式电力负荷监测
第六十一期:2025年5月19日15:00-16:00(信息楼310室)
1.倪巧(硕士,导师:张莉君、范新峰):基于剪枝技术的卷积神经网络压缩方法研究
第六十期:2025年5月21日周三下午14:00-18:00(信息楼718室)
1.刘伟超(硕士,导师:姜晓伟): 事件触发控制下异构多智能体系统的一致性研究
2.焦燃燃(硕士,导师:姜晓伟): 基于脉冲控制的多智能体系统有限时间一致性分析
3.任馨雨(硕士,导师:姜晓伟):网络攻击下网络化控制系统的最优性能研究
4.余绅(硕士,导师:姜晓伟):复杂通信约束下网络化控制系统的跟踪性能极限分析与计算
第五十九期:2025年5月21日周三上午9:30-12:30(信息楼310室)
1.舒意(硕士,导师:宗小峰):基于分层策略的微电网分布式协调控制与多目标优化调度研究
2.姜乐(硕士,导师:宗小峰):受扰动的奇异随机多自主体系统的一致性控制
3.余子阳(硕士,导师:宗小峰):基于深度学习的样本缺失与高噪声下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第五十八期:2025年5月21日周三上午8:30-9:30(信息楼310室)
1.余东远(硕士,导师:宗小峰):虚假信息注入攻击下随机多自主体系统的协同控制
第五十七期:2025年5月21日14:00-16:00(信息楼316室)
1.周凯(硕士,导师:曹卫华):融合多源探测数据的隧道地下水状况预报和三维建模
2.张润(硕士,导师:甘超):融合多维度多源地质-物探数据的隧道三维岩体完整性场在线预报方法
第五十六期:2025年5月20日15:30-17:30(教三楼602室)
1.李兵权(博士,导师:牛瑞卿、Ling Chang):基于 InSAR的滑坡隐患智能化快速识别与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
第五十五期:2025年5月20日14:30-18:30(信息楼316室)
1.李旺年(博士,导师:吴敏、田宏亮):考虑地层变化的复合定向钻进操作参数优化与控制方法
2.黄恒宇(博士,导师:吴敏、陆承达、佐藤大树):考虑地层变化的轴向—扭转耦合钻柱振动分析与抑制
第五十四期:2025年5月20日8:00-12:00(信息楼310室)
1.吴卓(硕士,导师:吕涛):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结合机器学习对不锈钢和铀多金属矿元素的量化研究
2.王子涵(硕士,导师:张莉君):农作物病害识别模型及其轻量化研究
3.吴秀成(硕士,导师:张莉君):基于深度学习的水下垃圾检测与实时优化算法研究
4.邱晨盼(硕士,导师:张莉君):基于深度学习的茶叶嫩芽视觉定位研究
第五十三期:2025年5月20日14:00-18:00(信息楼310室)
1.徐成(硕士,导师:叶梦渊): 基于可重构硅基多模微环的片上散斑光谱仪研究
2.胡开林(硕士,导师:叶梦渊): 硅基热光相移器的数值算法优化及其相关应用研究
3.陈键(硕士,导师:叶梦渊):集成光子芯片中的交叉波导研究
4.吴术伟(硕士,导师:叶梦渊):应用于多维复用光通信系统的硅基光栅耦合器研究
第五十二期:2025年5月19日19:00-21:00(信息楼310室)
1.熊宇轩(硕士,导师:余志华):面向水平井的光纤光栅阵列流量传感器设计
2.吕勇(硕士,导师:张晶晶):基于双视角协同的非接触式啮齿类动物生命体征监测
第五十一期:2025年5月19日14:00-18:00(信息楼310室)
1.舒展(硕士,导师:张晶晶、李传文):斑马鱼求偶行为的姿态识别与轨迹追踪方法研究
2.樊子阳(硕士,导师:张晶晶、李传文):基于多目视觉信息的三维动物姿态估计方法研究
3.蒋向荣(硕士,导师:刘力、胡金萌):基于硅基微谐振器的光学神经元研究及应用
第五十期:2025年5月19日15:00-17:00(信息楼316室)
1.熊建如(硕士,导师:安剑奇):基于激光雷达和视觉图像融合的高空输电线安全范围入侵检测方法
2.张顺(硕士,导师:安剑奇):应对突发污染的自来水消毒过程余氯两点耦合控制方法研究
第四十九期:2025年5月16日16:30-17:30(信息楼318室)
1.王子健(硕士,导师:谢桂辉):基于RISC-V的高效率五级流水线微处理器设计
第四十八期:2025年5月16日17:30-18:30(信息楼318室)
1.杨越淞(硕士,导师:朱继轩):面向仓储管理通道门的高性能HF RFID系统设计与实现
第四十七期:2025年5月16日10:30-12:30(信息楼603室)
1.彭姣(硕士,导师:薛伟):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探地雷达道路地下病害检测研究
2.周三元(硕士,导师:朱继轩):面向山体滑坡监测的RFID定位技术研究
第四十六期:2025年5月16日08:30-10:30(信息楼603室)
1.张怡君(硕士,导师:杨越):浑浊水下低质图像增强方法及目标检测算法研究
2.杨其林(硕士,导师:杨越):基于深度学习的CCTV管道缺陷检测方法研究
第四十五期:2025年5月16日20:00-21:00(信息楼603室)
1.黄志轩(硕士,导师:李志华): 水平井光纤涡街流量测量方法研究
第四十四期:2025年5月16日19:00-20:00(信息楼603室)
1.汪锐(硕士,导师:薛伟): 基于FMCW雷达和深度神经网络的微动手势识别研究
第四十三期:2025年5月17日13:00-17:00(信息楼603室)
1.李翔(硕士,导师:王庆义):“车-路-网”耦合下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及充放电调度研究
2.徐畅(硕士,导师:王庆义):基于储能配置的主动配电网协同优化研究
3.岑景龙(硕士,导师:王庆义):光伏社区共享储能系统的源荷预测与优化调度研究
4.肖忠源(硕士,导师:王庆义):考虑负荷需求响应的电-氢混合储能容量优化配置研究
第四十二期:2025年5月17日9:00-12:00(信息楼603室)
1.郑少龙(硕士,导师:李丹云):基于分层混合策略的分布式光伏集群发电功率预测
2.黎轶冬(硕士,导师:李丹云):考虑风光不确定性的微电网系统优化调度研究
3.李长思(硕士,导师:李丹云):弱电网下基于无电压传感器的LCL型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
第四十一期:2025年5月16日13:30-16:30(信息楼318室)
1.邓王昊(硕士,导师:李志华):基于复阻抗法的水平井流体持率测量方法研究
2.裴雅诗(硕士,导师:李志华):基于红外热成像和探地雷达的出矿口土壤含水率测量方法研究
3.杨子豪(硕士,导师:李志华):基于自适应噪声抵消技术的噪声频谱测井仪研究
第四十期:2025年5月19日8:00-12:00(信息楼310室)
1.杨燚(硕士,导师:刘力、范小康):高Q值硅基L3型光子晶体微腔研究
2.龙杨灿(硕士,导师:刘力、范小康):高Q值硅基微谐振器研究
3.阮嘉钰(硕士,导师:刘力、范小康):基于硅基微谐振器的片上光谱仪
4.贺予柯(硕士,导师:张晶晶):自由活动啮齿类动物的生命体征连续监测方法研究
第三十九期:2025年5月16日17:00-18:00(信息楼603室)
1.胡前(硕士,导师:王新梅):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初始对准及系统级标定技术的研究
第三十八期:2025年5月16日10:00-12:00(信息楼316室)
1. 宋文硕(博士,导师:曹卫华,刘康志):连退加热过程的多工况建模及优化运行策略
第三十七期:2025年5月19日8:30-11:30 (信息楼718室)
1.卿文解(硕士,导师:张盼):具备磁响应差异的磁性片状软体机器人及其仿生应用研究
2.张梦宇(硕士,导师:张盼、王昱天):磁驱动MPF式软体机器人设计与运动控制研究
3.敖小虎(硕士,导师:佘锦华、王峰):基于可解释人工智能的表面肌电信号手势识别研究
第三十六期:2025年5月19日8:00-9:00(纳米楼409室)
1.胡江鹏(硕士,导师:胡郁乐):基于岩心径向变形的地应力测试平台研究与开发
第三十五期:2025年5月16日15:00-18:00(信息楼310)
1.周宇健(博士,导师:佘锦华,岩崎誠):基于信号位置周期特性的旋转系统离散位置域重复控制
2.谢明远(博士,导师:刘振焘,佘锦华,佐藤大树):手腕震颤抑制外骨骼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第三十四期:2025年5月18日9:00-12:00(信息楼316室)
1. 杨清儒(硕士,导师:徐迟):基于辐射场的人体与人手三维重构技术研究
2. 蔡煜恒(硕士,导师:徐迟):基于端到端可微分透视投影的小样本三维物体位姿估计
3. 陈子炀(硕士,导师:徐迟):基于点线特征融合的弱纹理图像匹配研究
第三十三期:2025年5月17日14:00-18:00(信息楼316室)
1.朱进亚(硕士,导师:吴涛):页岩气解吸测量系统设计及损失气预测研究
2.阚明烨(硕士,导师:吴涛):多摄像头图像拼接及远程遥测系统设计
3.戴佩佩(硕士,导师:吴涛):永磁直线同步电机多场耦合建模与优化设计研究
4.饶闯(硕士,导师:何王勇):恒张力卷绕式膜包机系统设计与研究
第三十二期:2025年5月15日14:00-17:00(信息楼603室)
1.杨睿萍(博士,导师:董浩斌、中后大辅):磁通门传感器全数字处理与多源误差校正方法研究
2.王洪鹏(博士,导师:董浩斌、叶志盛):质子矢量磁力仪零耦合地磁偏角测量技术研究
第三十一期:2025年5月18日14:00-17:00(信息楼316室)
1.高逸伦(硕士,导师:彭健):水泥熟料中游离氧化钙在线软测量关键技术研究
2.张媛媛(硕士,导师:彭健):面向遮挡问题与注意力机制的行人重识别方法研究
3.崔伟杰(硕士,导师:王新梅):基于图像的机械臂视觉伺服控制方法研究
第三十期:2025年5月17日9:00-12:00(信息楼316室)
1.王丽聪(硕士,导师:李勇波):基于蓝牙技术的大型钢管仓库定位管理系统
2.曹云飞(硕士,导师:李勇波):基于FPGA和DSP的串联感应加热电源系统研究与设计
3.杜世杰(硕士,导师:李勇波):车载铅酸电池管理系统及SOC预估方法研究
第二十九期:2025年5月16日14:00-17:00(信息楼603室)
1.吴玮康(硕士,导师:何王勇):水泥分解炉出口温度MPC控制及EID扰动抑制研究
2.黄原(硕士,导师:徐迟):基于点线融合位姿估计的高斯辐射场重建
3.杜斐(硕士,导师:王新梅):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机器人路径规划研究
第二十八期:2025年5月16日10:00-11:30(信息楼718室)
1.李敏(博士,导师:陈略峰、Witold Pedrycz):基于多模态信息的情感意图理解及课堂教学场景应用研究
第二十七期:2025年5月15日8:30-12:30(信息楼316室)
1.张思维(硕士,导师:王广君):多策略下瞬变电磁信号的高分辨率提取方法研究
2.熊睿卢(硕士,导师:王广君):大功率超宽带探地雷达信号源设计
3.易俊利(硕士,导师:王广君):高效多级能源变换系统的功率监测设备研制
4.王梦伟(硕士,导师:王广君):基于MOPSO的探地雷达超宽带蝶形天线设计与优化
第二十六期:2025年5月14日15:00-18:00(未来技术学院会议室)
1. 孙一仆(博士,导师:陈鑫):面向未知非线性系统的无模型学习反馈线性化方法研究
2. 贺文朋(博士,导师:陈鑫):基于强化学习的切换拓扑多智能体系统近似最优一致性控制
第二十五期:2025年5月16日15:30-17:30(信息楼316室)
1.向春妮(硕士,导师:刘振焘):基于多任务学习的非特定说话人语音情感识别研究
2.陈浩宇(硕士,导师:刘振焘):基于机器视觉的带式输送机跑偏检测研究
第二十四期:2025年5月15日15:00-18:00(信息楼718室)
1.李佳卓(硕士,导师:陈略峰):基于室内场景语义信息的行为理解
2.胡榴(硕士,导师:陈略峰):基于数据驱动的辊式淬火过程板形预测与操作参数优化
3.吕和鑫(硕士,导师:陈略峰):考虑多任务优先级的情感机器人机械臂零空间控制
第二十三期:2025年5月12日21:30-23:30(信息楼305室)
1.肖怀(博士,导师:赖旭芝、Edwardo F. Fukushima):基于气动波纹管驱动器的模块化软体机器人设计与控制
第二十二期:2025年5月12日19:30-21:30(信息楼305室)
1. 田盛楠(博士,导师:刘康志、吴敏、佐藤大树):基于等价输入干扰补偿的二维非线性重复控制与扰动抑制
第二十一期:2025年5月12日16:00-18:00(中国地质大学双创中心未来技术学院303报告厅)
1.黄鹏(博士,导师:王亚午、Edwardo F. Fukushima):介电弹性体驱动器的动力学建模与运动控制
第二十期:2025年5月12日14:00-18:00(信息楼305室)
1.毛盾(硕士,导师:王亚午):介电弹性体驱动器的无模型轨迹跟踪控制
2.朱明亮(硕士,导师:王亚午、孟庆鑫):具有振动传感器迟滞的单连杆柔性机械臂运动规划与位置控制
3.孙学枫(硕士,导师:王亚午、孟庆鑫):仿鱼尾型气动软体驱动器的设计与控制
第十九期:2025年5月12日14:30-17:30(信息楼603室)
1.李洋(博士,导师:何勇、Ju Hyun Park):基于补偿L-K泛函方法的时滞T-S模糊系统分析与网络化控制
2.王晨睿(博士,导师:何勇、刘康志):基于自由矩阵技术的时变时滞系统稳定性分析
第十八期:2025年5月12日8:30-11:30(信息楼603室)
1.谢科友(博士,导师:张传科、翟超):基于松弛矩阵注入的离散时间时滞系统性能分析与设计
2.张英(博士,导师:何勇、上官星辰):基于锯齿特征相关自由矩阵积分不等式的采样系统分析与设计
第十七期:2025年5月13日8:30-11:30(信息楼316室)
1.瞿晗祺(硕士,导师:吴敏):基于特征融合语义分割与风险评估的滑坡隐患识别
2.曾宇璇(硕士,导师:吴敏):基于时序InSAR的滑坡灾害形变监测与时空预测
3.李辉航(硕士,导师:吴敏):基于机尾图像特征匹配和时序特征提取的烧结终点预测
第十六期:2025年5月8日14:30-17:30(信息楼718室)
1.陈金戈(硕士,导师:陈鑫):面向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的避障路径规划及柔顺控制方法研究
2.刘明哲(硕士,导师:陈鑫):基于自适应阻抗控制的恒力陶瓷表面平整度检测方法
第十五期:2025年5月8日8:30-11:30(信息楼718室)
1.鞠传颖(硕士,导师:陈鑫):基于深度学习的小样本可控汉字生成方法
2.张丹(硕士,导师:陈鑫):音乐生成与评价反馈优化方法及工程应用
3.龚健(硕士,导师:仉梦林):市场环境下面向三相不平衡治理的多主体协同调度优化研究
第十四期:2025年5月11日14:30-15:30(信息楼316室)
1.李金宇(硕士,导师:陆承达):基于旋转导向系统的煤矿井下定向钻孔轨迹固定时间控制
第十三期:2025年5月11日11:30-12:30(信息楼316室)
1.张鹏(硕士,导师:吴敏、陆承达):基于煤岩强度感知的煤矿井下钻探过程操作参数优化
第十二期:2025年5月11日8:30-10:30(信息楼316室)
1.吴潇(博士,导师:赖旭芝):考虑钻柱振动的地质钻进过程智能建模与优化
第十一期:2025年5月9日12:30-13:30(信息楼603室)
1.马成龙(硕士,导师:董浩斌、余云加):电磁随钻测量系统高速率井地通信关键技术研究
第十期:2025年5月9日11:30-12:30(信息楼603室)
1.邬欣禹(硕士,导师:宋恒力、汤亮亮):基于自适应校正的多频电磁探测系统
第九期:2025年5月9日9:30-11:30(信息楼603室)
1.吴金波(硕士,导师:刘欢、程华富):面向放射治疗动态肿瘤的磁定位方法研究
2.龚志旻(硕士,导师:刘欢、宋恒力、汤亮亮):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接地网状态评估系统研究
第八期:2025年5月9日8:30-9:30(信息楼603室)
1.吕雨萌(硕士,导师:刘欢):基于空间频域结构化低秩近似的磁异常信号检测方法
第七期:2025年5月9日8:00-12:00(信息楼718室)
1.佘欣然(硕士,导师:王雷敏):具有不可微时滞基因调控网络的稳定性分析及镇定研究
2.李浩宇(硕士,导师:王雷敏):基于有限时间控制的时滞神经网络同步及其应用研究
3.周石森(硕士,导师:万雄波):电解铝负荷参与调频的动态事件触发容错预测频率控制
4.邝泽辉(硕士,导师:万雄波):基于深度可分离卷积和域自适应方法的变工况轴承轻量级故障诊断
第六期:2025年5月8日8:30-11:30 (信息楼603室)
1.张子豪(硕士,导师:李长河):面向实时配矿的多目标铲车协同调度方法及应用
2.费世煌(硕士,导师:朱媛):图结构与残差网络驱动的基因调控网络推断方法
3.周文(硕士,导师:刘小波):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和高斯建模的农作物病虫害检测方法研究
第五期:2025年5月7日17:00-18:00(信息楼603室)
1.柯钊(硕士,导师:李长河):基于NSGAII-XGBoost的露天矿台阶爆破块度预测方法
2.林子熙(硕士,导师:李长河):基于布尔运算算法的露天矿山三维可视化系统设计与开发
第四期:2025年5月7日13:30-16:30(信息楼603室)
1.黄怀瑾(硕士,导师:刘小波):基于条件数据和多尺度特征融合的生成对抗网络地质建模方法及应用
2.邓雅银(硕士,导师:刘小波):基于群组用户行为预测的缓存替换策略及在露天矿山的应用
3.汪启帆(硕士,导师:刘小波):基于显著特征选择和动态频率提取的输电线路故障诊断方法
第三期:2025年5月7日8:30-12:30 (信息楼603室)
1.姜霖丰(硕士,导师:朱媛):融合异质性感知与批次校正的单细胞数据插补方法
2.卢名广(硕士,导师:朱媛):面向肝癌微血管侵犯预测的多序列特征融合与参数自优化方法及应用
3.巩师运(硕士,导师:朱媛):异构网络融合与多视图对比学习增强的微生物-疾病关联预测研究
4.田文俊(硕士,导师:李长河):面向露天矿山卡铲调度系统的自适应负载均衡方法
第二期:2025年4月30日14:00-18:00(信息楼718室)
1.向诗哲(硕士,导师:徐达):面向灵活性提升的新型配电系统源网荷储协调规划研究
2.胡傲宇(硕士,导师:徐达、王冠):含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的综合能源系统合作规划
3.申健(硕士,导师:王雷敏、王冠):面向无症状患者的传染病模型动力学分析与控制策略研究
4.周余(硕士,导师:王雷敏、王冠):基于固定/指定时间一致性算法的微电网分布式二级控制研究
第一期:2025年4月23日14:00-17:00(信息楼603室)
1.张霆玮(硕士,导师:张传科、何德颂):面向具有时变时滞奇异系统的H∞性能分析与控制
2.周梦颖(硕士,导师:张传科、何德颂):基于时滞非凸函数负定性条件的离散时滞系统保性能状态估计
3.毛樊(硕士,导师:万雄波、陈实富 ):基于退化相似性和迁移学习的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和剩余寿命预测